陈文英:工作无我,创新有我,小改小革点金手
工作无我,创新有我,小改小革点金手
他身上有很多标签,“设计公司最年轻的设计总师”、“集团优秀青年人才”、“深研新工艺、新技术的技术骨干”、“坚守一线、驻守现场的设计先锋”……同时,他的身上又有许多“故事”。
2016年正式挂帅多宝山项目。表面上“风光”无限,实则泰山压顶,但他很快进入状态,扎根东北,“住进”现场,两年有余未归厦。先后推行项目总师驻守轮岗、专业负责流动补充的管理方式,坚守现场,做到不放过现场设计质量及进度的任何一个细节。不论白天黑夜都奔波现场,与现场技术人员零距离交流,真正做到边设计、边优化、边实践,将契合实际,融合设计、施工及生产三位一体做到淋漓尽致。
2020年参与集团收购西藏巨龙铜矿,该矿山拟建成全球处理规模最大(1.95亿吨/年)、品位最低、海拔最高的矿山,挑战性极大。在团队畏难之际,他主动请缨,担任项目总设计师,带领团队奋战5000m海拔雪域高原之巅年均200余天,提出一揽子技改工程助力巨龙一期选厂和知不拉选厂达产达标。
设计征程中,他始终从严要求自己,走进现场,身处技术的洼地,将现场的好想法、金点子、大规划绘制成蓝图,让设计落地,将设计工作经验优势转化为客户所需的成果优势,成为客户手中的点金手。
积跬步以致千里,多年来的现场驻守,他真正成长了,褪去了昔日的“浮躁”、“稚气”。百“战”归来,他总是报以淡淡微笑,秉承初心依旧,精心设计,把汗水洒遍山头,让热情留住青春,用信念高举紫金大旗。
陈庆坤:做“接地气”的设计工作者,为紫金国际化事业添砖加瓦
八月的凌晨,塞紫金营地的办公室里,陈庆坤依然坐在电脑前,电脑的另一端连接着国内刚刚上班的同事。他们跨越了6小时的时差,正一起研究Timok下部矿带的方案优化。这一幕,是疫情爆发以来,设计工作者国内外频繁联动办公的真实写照,也是一名基层科技工作者驻外730余天日常工作的缩影。
就在这两年里,陈庆坤和他的设计团队顶着设计任务重、周期短、项目复杂等重重压力,克服了塞尔维亚疫情严重、中塞两国设计标准和理念差异等诸多困难,顺利完成了Timok上部矿带设计和转化工作。他带领着设计团队,在前期的高阶段研究工作中,认真总结、大胆创新,不拘泥于前人的研究成果,通过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,大胆变更采矿方法、实施分期开采、优化厂址方案、仔细推敲投资估算。相比原设计,新设计方案既提高了资源回收率,又缩短了1年的建设期,降低了2.13亿美元的投资额,为集团公司前期收购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。同时,该设计成果还获得了《中国有色金属建设协会工程咨询成果评价》一等奖,《2020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》三等奖。在施工图设计中,他和设计团队更是精益求精,进一步优化浮选工艺、提高尾矿输送浓度、改进精矿卸载方式、优化总图布局、简化高位水池做法等,节省投资1800万元以上。在设计转化过程中,他有序组织,定期召开周例会,主动跟踪转化进展,及时解决转化遗留问题,为项目公司顺利取得各类证照奠定了基础。
如今,顺利投产的Timok项目,借着金属价格周期性大涨的东风,已然成为集团公司数一数二的利润增长点。在聊到Timok项目设计时,陈庆坤说:“项目能够顺利完成,离不开团队里每一位成员的辛劳付出,正是大家团结协作,牺牲假期休息时间,加班加点,才完成了如此艰巨的任务” 。同时他也谦虚地认为:“和国内外优秀的设计单位相比,我们仍存在很多不足和差距,我们有认识到自身的缺点,也一直在努力的学习和追赶,充分汲取集团公司顶层设计和建设单位宝贵经验中的精华,做“接地气”的设计工作者,为紫金国际化事业添砖加瓦”。